侦查舰船的加点策略直接影响情报收集效率和战场生存能力。FG300侦查型护卫舰作为基础侦查单位,优先强化动力系统是核心思路,常规速度需加2点,曲率速度加1点,最终可提升至1400常规速度和6300曲率速度。这种配置能确保快速完成常规侦查任务,仅在紧急情况下启用曲率航行。若技术点充足,可适当分配至武器系统以应对遭遇战,但伤害输出并非其主要职能。
卡利莱恩级侦查护卫舰作为多功能舰种,需根据战场定位选择不同强化方向。若侧重隐蔽侦查,应优先提升雷达探测范围和隐身涂层;若承担辅助作战,则需平衡火力系统与装甲强度。该舰配备的导弹发射架和激光武器系统可针对中近距离目标,但造价较高且操作复杂,建议在资源充足且操作熟练后投入实战。能量抗性与护甲强化的优先级高于生命值提升,因其主要依赖机动性而非耐久度生存。
SC002量子侦察机的加点需突出干扰特性,优先强化干扰系统的冷却缩减和持续时间延长,配合对直射武器与制导武器的闪避提升。装甲系统选择隐身涂层时需注意其仅针对直射武器生效,附加装甲可作为备选方案。动力系统全点战机全闪避提升后,配合干扰模块可获得24%的综合闪避率,这种配置能有效保障其在空战中的生存能力,但需注意其火力输出始终处于辅助地位。
母舰与侦查单位的协同需运用增援指令机制。高速侦查舰建立计划圈后,母舰能以曲率速度4500快速抵达目标区域,此方法可规避太阳鲸等重型母舰的低速缺陷。侦查过程中需保持隐蔽行踪,战后撤退必须由工程舰护送返回,避免暴露基地坐标。预制模组的提前准备能缩短母舰生产周期,建议在安全时段挂载建造队列。
侦查舰的实战部署需结合地形掩护与编队协作。行星阴影区域和风暴天气能有效干扰敌方雷达探测,配合声东击西战术可大幅提升侦查成功率。需定期检查战报中的损伤情况,及时维修受损侦查单位。与盟友共享侦查数据能优化区域封锁效率,但需注意矿区争夺可能引发的战略矛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