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外获取军舰是可行的,但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并掌握正确方法。军舰作为海军核心战力,其获取途径与陆军单位存在显著差异。玩家需通过占领港口、击败海上敌对势力或完成特殊任务等方式积累海军资源。关键在于理解军舰生成机制与地图资源分布规律,而非单纯依赖随机性。
野外军舰获取的首要前提是控制港口类建筑。港口不仅是海军单位的生产基地,也是触发军舰掉落事件的关键地点。玩家需派遣陆军部队清除港口周围守军,完成占领后立即建造海军基地。部分高级港口被系统设定为军舰刷新点,这类港口通常具备更完善的海军设施图标标识。占领后需持续投入资源维护,否则港口功能将逐步退化。
游戏地图中散布着由系统控制的运输舰队与巡逻舰队,击败这些单位有概率获得残骸回收权限。需不同海域的敌方舰队强度差异明显,靠近大陆架的浅海区域多以轻型舰艇为主,而远洋区域可能出现战列舰等重型单位。作战时应优先使用潜艇或驱逐舰进行侦察,避免盲目投入主力舰队。
资源调配对军舰获取具有持续性影响。橡胶与钢铁是建造军舰的基础材料,玩家需在占领港口同时确保资源点连线畅通。建议建立至少两条独立的资源运输路线:一条连接港口与主城,另一条连接野外资源点与中转站。当资源储备达到临界值时,系统会在港口界面自动解锁高级军舰建造选项,需及时启动生产队列。
时间管理在军舰获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。从港口占领到首艘军舰下水通常需要现实时间6-8小时,期间玩家应避免频繁切换作战目标。建议采用占领-建设-防御的三阶段策略:白天集中兵力夺取港口,傍晚进行设施建设与资源调度,夜间布置防御力量防止NPC反扑。这种节奏可最大限度利用游戏内的昼夜更替机制。
最终获得的军舰需经过适应性改造才能发挥战力。每艘军舰初始状态仅具备基础属性,玩家需根据海域特点加装防空火炮或反潜设备。改造过程消耗的军备零件可通过分解低等级舰艇获取,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。同一海域内频繁使用同类型军舰会触发系统平衡机制,导致后续获取难度递增,因此建议保持舰队组成的多样性。